专业介绍
山西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山西传媒学院特色专业,是学院首批设置的本科专业。2017年被确定为山西省优势专业,2020年获批山西省一流专业,2021年3月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中国科学评价中心的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多次被评为五星级专业。
20 余年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始终坚持教学实践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的理念,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在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
(学生在演播室进行专业课程实践训练)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3人,正高职称5名,其中教授4名、高级编辑1名;副教授9名,高级职称的比例为61%;博士2名,博士在读2名,硕士17名,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为83%。双师双能型专任教师达到90%以上,多位教师长期坚持在省级媒体参与一线实践。近5年来,教师主编教材分获教育部教指委一等奖、省社科三等奖,课程建设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发表国家级核心论文48篇,有19篇论文获得国家级专业协会一、二等奖,34篇论文获省部级奖励,主持课题20余项。目前拥有超过3000㎡的实训教室。在硬件和软件各方面均排在全国同类专业前列。学院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省市广播电视媒体,为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学院拥有朗诵艺术团、配音工作室、主持工作室、戏剧社、全媒体工作室等众多学生专业实训平台,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活动,形成生动活泼的专业学习氛围。
(学生在演播室进行专业课程实践训练)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素养,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面向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能够从事播音主持及其他语言传播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传媒人才。
(悟空配音工作室的声动计划选拔活动)
第十届海峡两岸电视主持新人大赛17级蒋亦飞荣获银奖
主要课程
播音主持艺术概论、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新闻播音、节目主持艺术、即兴口语表达、文艺作品演播、影视配音等。



(学生承担第三、第四届山西省文博会的解说工作)
实践教学
学院始终坚持“双创”教育新导向,积极构筑课内实训、课外活动、专业赛事、校外实践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格局。
课内实训主要有学期初的专业检测、阶段性会课、课程结业汇报、小学期汇报等环节。课外教学实践平台,现在主要有“全媒体工作室”、“朗诵艺术团”、“柒园戏剧社”、“吾舞舞蹈团”、“主持工作室”、“悟空配音工作室”等专业社团,同时配有专业教师进行专门指导。课外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一线工作实际紧密结合。
专业赛事是指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专业比赛,在历年的“全国大学生朗诵艺术节”、“艺术展演”、“海峡两岸主持人大赛”、央广主持人大赛、声优大赛等国内各项专业赛事中屡获佳绩。
校外实践方面充分利用学校搭建的覆盖全国的一百余个以省市电台、电视台为主体,包括新媒体机构及博物馆、展览馆等实训基地,来扩宽学生的训练范围以及就业范围,真正做到与一线同步。


学生承担“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山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图片展”解说工作
16级学生张汀泉和著名体育解说员张路老师解说2018亚洲大体联足球亚洲杯赛